毕业季正缓缓而来,一批年轻的小伙伴涌入了IT行业,就像曾经的我们,怀揣着对代码世界的憧憬。回想起自己20多岁刚入行时,满心满眼都是代码能创造的无限可能,也踩过不少坑。今天,就想以过来人的身份,给初入IT软件开发领域的你们唠唠心里话,希望能帮你们少走些弯路。
刚毕业时,大家对未来可能都有点迷茫,觉得走一步看一步也无妨。但在IT行业,尽早做好职业规划真的太重要了。别想着
“我先干着,以后再说”,这会让你的行动变得盲目。你得先想清楚,自己是想深耕技术,成为能解决复杂难题的技术大拿,还是往管理方向发展,带领团队冲锋陷阵;亦或是在某个细分领域,比如人工智能、大数据方向,成为专家。有了目标,再把它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,比如今年掌握哪些新技术,明年要负责什么样的项目。有了规划,你前进的每一步才更有方向。就像我认识的一个朋友,刚入行就立志做技术专家,这些年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努力,现在已经在业内小有名气了。
在学校写代码,可能更注重功能实现,但工作中的代码质量至关重要。可读性差的代码,不仅别人接手时痛苦,自己过段时间再看,也会一头雾水。写代码时,变量命名要有意义,代码结构要清晰,多写注释。别觉得这是小事,高质量的代码能提升团队协作效率,也能让你在同事和领导眼中加分不少。曾经我们团队就因为一个同事写的代码混乱不堪,排查一个小问题花了好几天,严重影响了项目进度。所以,从一开始就养成好的代码习惯,会让你受益终身。
很多新人写代码,拿到需求就开干,边写边想,结果常常是改了又改,效率低下。其实,写代码前,一定要先思考、调研、做计划。先弄清楚需求的本质,有没有更好的实现方案,选择合适的技术框架和工具。编码过程中,按照规范来,写完认真测试,有问题及时修改。这一套流程走下来,虽然前期花点时间,但能让你的代码更稳定,项目推进更顺利。比如开发一个小型电商系统,你得先规划好数据库结构、前后端交互方式,再动手写代码,这样比盲目开干效果好太多。
能进大厂,就别犹豫。大厂有完善的培训体系、丰富的项目资源和优秀的团队氛围。在大厂,你能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,参与大规模项目的开发,快速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。而且大厂的经历,对以后的职业发展也是一块有力的敲门砖。要是去了传统公司的互联网项目,可能工作节奏慢、技术更新滞后,容易消磨斗志。当然,如果进不了大厂,选择一家纯互联网创业公司或中小型企业也不错,只要有项目能让你锻炼技术就行。我有个同学,毕业进了大厂,三年时间技术飞速提升,后来跳槽去了一家独角兽企业,薪资翻了好几倍。
千万别偷懒,多揽活干。领导都喜欢积极主动的员工,多做事才能积累经验,遇到问题也能更快成长。把业务揽在自己手里,你会成为团队的核心,同事和上司也更愿意帮你。我刚工作时,主动承担了一个没人愿意接的复杂项目,过程中遇到很多难题,但在大家的帮助下都解决了。这个项目不仅让我的技术上了一个台阶,也让我在团队里站稳了脚跟。而且,工作中多找点乐趣,别只盯着代码和KPI。互联网世界好玩的东西太多了,去探索开源项目、参加技术社区交流,说不定能发现新的兴趣点,让你更热爱这份工作。
IT行业技术更新换代太快,今天流行这个框架,明天又冒出新的语言。如果不持续学习,很快就会被淘汰。利用业余时间,多看看技术博客、在线课程,参加技术培训,关注行业动态。学英语也很重要,很多前沿技术资料都是英文的,掌握英语,你能获取一手信息,紧跟技术潮流。我身边那些优秀的程序员,没有一个是不学习的,他们时刻保持对新技术的好奇心,不断提升自己。
程序员大多专注技术,但在职场,沟通、协作能力同样重要。要学会和不同岗位的人打交道,理解他们的需求。在团队项目中,积极参与讨论,分享自己的想法,也要尊重他人意见。我就见过技术不错但沟通能力差的同事,因为无法融入团队,职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。所以,别做只会埋头写代码的
“独行侠”,提升软技能,才能在职场走得更远。
理论基础是技术的根基,数据结构、操作系统、数据库原理等知识,看似枯燥,却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入职后,人和人的差距往往就是这些基础知识拉开的。把基础打牢,你在技术上才能走得更快更远。比如在优化数据库查询性能时,数据库原理知识就能派上大用场。
最后,我想说,别害怕犯错,error是进步的阶梯。刚工作时,我也经常因为犯错焦虑,但后来发现,每解决一个问题,自己就成长一点。所以,保持积极心态,勇敢面对挑战。也别给自己设限,觉得30岁以后在IT行业就没发展了,只要你有能力、有规划,年龄根本不是问题。
20多岁的你们,正站在IT行业的新起点,充满无限可能。希望这些建议能对你们有所帮助,愿你们在代码的世界里,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!
图片来源于网络,侵删